查看原文
其他

欧洲珠宝界眼中“可怕的中国人”,用大美作品诠释理想的存在状态

爱珠宝的 安邸AD
2024-10-05



穿过红、蓝、紫独立且互融的三色空间,当天然宝石与各色金属璀璨交织地印入眼帘,蝴蝶、蝉虫与母神舞动世间森罗万象,指环、项链与羽冠围成的环形空间吞吐宇宙,观众透过宝石明亮的眼睛,自愿掉入时间的缝隙,在“千年万念:陈世英半世纪珠宝艺术”这场展览盛宴中窥见艺术家陈世英(Wallace Chan)半世纪以来的创作历程、艺术结晶与人生哲思。


陈世英(Wallace Chan)是一名艺术家和创新者,其强烈的好奇心促成了多个创新发明,迄今包括:将钛金属应用于珠宝创作、世英切割、翡翠切割润光专利技术、石镶石工艺、真空妙有,以及比钢坚硬五倍的世英陶瓷。  图片摄影:郭一

展览中的首作“时间之眼”(黄钻、白色刚玉、钻石、蓝宝石、世英陶瓷、钛金属)既是一枚吊坠也是一枚形似水滴的放大镜,透过镜面激起时间的涟漪,一眼万年,也标志着陈世英的心与眼,经过半世纪修行最终合二为一。

迫于生计,陈世英在青少年时期尝尽了各种苦力杂活之苦,最终被家人送去当宝石学徒。每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他仅凭翻看同门师兄的成果自学,靠勤奋和毅力最终获得赏识。“我们谈到人生,就是一种道教修行的过程,对我来说创作是无限的,有目标反而会被困住。所以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没有遇过困难。”通过对于多重弧度的精妙运算,陈世英将50年前曾经执刀雕刻过的战国白玉图腾视为自己创作愿景的基石,也是他进入“时间缝隙”的写照——“从这里出发,你就能知道我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

手镯“王者归来”(黄钻、羊脂白玉、钻石、钛金属)

“我的日常就是与宝石对话,追寻光和颜色的存在,怎么把光去掉?怎么把光留住……”对于陈世英而言,每一颗宝石都具有不同的个性,雕刻宝石就是在用技艺和光与它们对话和博弈,最终达成和解。在潜心宝石雕刻第一个十年后,他决定要捕捉光。这个梦想促成了他人生第一个重要发明——世英切割(1987),一种超越三维阴雕的幻象雕刻法,此后,创新变成为他创作宇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世英切割(幻象雕刻法)(茶晶)

可变形珠宝—雕塑、胸针“悟禅知翠”局部(帝王翡翠、帝王翡翠玉珠、紫罗兰翠玉、翡翠、红宝石、彩钻、彩色刚玉、翠榴石、水晶、18K白金、钛金属) 蝉抱一颗帝王翡翠,背面镶一颗温润的紫罗兰翠玉。蝉身的翡翠圆珠,皆采以“内格榫卯嵌接法”镶嵌。极薄的翅膀运用了陈世英2002年发明的“翡翠切割润光专利技术”。玉蝉是他十六岁时学徒生涯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修行四十载,终于2012年完成创作。

陈世英在展览空间中。展厅上空悬吊着大型蝉的形象。图片摄影:郭一

可变形珠宝“荷塘独俏” (亚历山大变色石、彩钻、钻石、绿碧玺、粉红刚玉、蓝宝石、橙色刚玉、翠榴石、蛋白石、水晶、青金石、钛金属)

花卉的纯真之美通过视觉和嗅觉震荡心灵,各种昆虫及外骨骼动物等,象征身体的保护,这是陈世英童年所缺失的。随着宝石展现的变化,思辨附于指尖,在“对话”中,光不停在宝石身体中叠加,越是叠加呈现的光晕也就越精彩。对他而言这个过程是一个理性走进非理性的精神状态,“理性的部分是工具会磨损,手感也会随之变化。所以需要用心感知,并透过经验来判断力道,在这两个状态中实现能量的互换。”

胸针“美梦花园”   (红宝石、黄钻、珍珠、钻石、世英陶瓷、钛金属)




项链“游翔”(蓝色拓帕石、蛋白石、青金石、水晶、猫眼石、海蓝宝石、珍珠、翠榴石、蓝宝石、钻石、世英陶瓷、钛金属)中描绘了水纹肌理依附皮肤的孩童们追随着青蛙脚步欢快腾跃的场景。

可变形珠宝—雕塑、胸针“化蝶”(祖母绿、钻石、红宝石、紫水晶、黄水晶、蓝色拓帕石、水晶、蝴蝶标本、贝母、翠榴石、蓝宝石、黄钻、18K白金、钛金属)

各地神话传说中的母神和自然生物作为陈世英在创作中最常见的题材,始于他童年追逐青蛙的一份好奇心。“当我想要捕捉青蛙的时候,需要想象力预判它下一步究竟会蹦向哪里”。那些纷飞交织的宝石蝴蝶也是。自称为“蝴蝶人”的陈世英曾说自己是一条疯狂觅食的毛毛虫,努力吸收大自然的灵感养料,攻克技术之时也是其与作品共同羽化成仙,拓宽生命维度之时。

雕塑“梦入星云”(紫水晶、黄水晶、蓝色拓帕石、铝、铜、钛金属)   图片摄影:郭一

陈世英端详着自己的蝴蝶雕塑作品。图片摄影:郭一

从小而精的珠宝首饰到今年在威尼斯慈悲圣母教堂展出的未来感“巨人”,这两种体积上截然不同的创作中,陈世英一直在实现物质的超越。八十年代香港维多利亚海港所展出的亨利摩尔的巨型雕塑,在陈世英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当时觉得如此不可思议,没有想到随着自身发展,如今我也能够做到了。我一直希望能将物质无限放大。人在成长,物质也需要成长,物质不能永远都停留在珠宝这个形式上。”

陈世英参加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的大型当代艺术装置作品“超越”。由悬挂在教堂天花板的四件大型钛金属雕塑组成,这组作品对其冥想状态的追求进行了探讨,挑战人类的肉体形式以及对其进行超越的可能性。

陈世英在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的“超越”艺术装置展现场,展出了一件将释迦牟尼与耶稣基督形态融合的作品。“这不是为了取巧,而是在反映我真实的童年经历。”在陈世英儿童时期,每天只能通过祷告在教会吃上一片生命面包。而到了夜晚,婆婆则会要求他向观音祈福。“我在这种状态不禁思考,哪边是真?哪边是假?但我内心告诉我,给予我生命姿态,维持我精神平和的一切,都是爱的化身。” 当陈世英偶然查阅大藏经时,竟发现“世英”二字正是释迦牟尼生前的称谓之一,这也是宗教神话在他掌纹上冥冥之中绘制的,对他创作极具启发性的生命线。 

陈世英大型当代艺术装置作品“超越”,用钛金属塑造的释迦摩尼与耶稣基督在空间中遥相对话。




手镯“宇宙轨迹”(蓝宝石、钻石、世英陶瓷、钛金属)

陈世英的雕塑工作室中,为展览“超越”制作中的钛金属雕塑。

陈世英将雕塑装置作品的人形概念带入本次珠宝艺术回顾展中,这个展区里呈现的珠宝作品都结合了钛金属材质。图片摄影:郭一

陈世英对所有金属都不断充满着好奇心,当他发现同等体积黄金和钛的重量是5:1时,他思考着如果作品有了钛金属作为更轻盈的骨架,就可以完美呈现出在液体和固体之间的阈限状态。不仅如此,钛与人类的皮肤肌肉神经相亲,不会产生任何过敏排异,又是极其坚固的,他用了八年时间研究、实验和对抗阻力,驯服了他眼中最神奇的金属。之后他又用了七年时间创造了比钢坚硬5倍的世英陶瓷。

胸针“意识方块”(黄钻、青金石、紫水晶、蛋白石、钻石、蓝色拓帕石、紫黄水晶、珍珠、蓝宝石、翠榴石、世英陶瓷、钛金属)

在展览墙面一处非常不起眼的夹缝中,隐藏着陈世英从入行业到现在所使用的各种操作工具。这也影射着在一件件璀璨夺目的珠宝作品背后,不为人知的磨砺和修行。如同雕刻工具一次次的被拿起、改造、使用,最终和时间一起消耗殆尽,又如同宝石一点点的被标记、切割、打磨成型,在回顾这次展览策划的过程中,陈世英最初的艺术动机和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犹如宝石抛光一般历久弥新。

展览现场隐藏在转角墙面缝隙里的工具角落。

“我相信一切的美,来自我们如何在不同的物料中找到和谐。将每一颗宝石都视为一个微缩的宇宙,每一束光线都是上天的恩赐。” 面对宝石与光线变化的无常,技术精进或者是命运中既定的苦难,陈世英都愿意像个孩童一样充满好奇与大爱,不心存任何一丝偏见,张开双臂接纳万物。也许对着充满爱的物质去做创作,在与万物沟通中产生美,对他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千年万念

陈世英半世纪珠宝艺术


展览时间

2024年7月3日至10月7日

展览地点

上海博物馆东馆光明乳业第一特展厅





























图片摄影 | 郭一 、陈世英工作室

撰文 | 徐沁

编辑 | Judy

视觉设计 |  舒宁

新媒体编辑助理 | 唐维言

我的父亲贝聿铭

4000多册王世襄藏书、梁、林“营造”手稿、

罕见古代坐具,都“藏”在这里

法国面料大亨的巴黎顶层寓所


点击上图

直达订阅小程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安邸AD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